首页
学术交流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周善贵研究员作客“北航物理与核科学大家谈”
发布时间:2016-04-26   作者: 访问量:

2016年4月20日上午10点,来自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周善贵研究员作客“北航物理与核科学大家谈”讲堂,以“超重原子核与新元素”为题,为欧洲杯下单平台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前沿学术报告。

周善贵研究员主要从事核理论和量子多体理论方法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重原子核性质以及合成机制;奇特原子核结构;量子多体理论及计算方法;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引用两千多次,H因子27。曾获三项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奖、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胡济民教育科学奖、中国物理学会刊物最有影响论文奖等荣誉。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报告开篇,周善贵研究员借助核素图向师生们介绍了有限多体量子系统展现出的丰富物理以及当前核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之后着重介绍了超重原子核以及新元素的研究,指出超重核的存在源于量子效应。超重核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一方面,涉及到核物理、原子物理、化学等学科或领域;另一方面,可能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上个世纪60年代,理论预言存在一个以质子数114和中子数184为中心的超重稳定岛。目前实验上已经合成了118号元素。合成更重的新元素面临很大的挑战,这需要理论和实验密切结合来探索超重原子核性质与合成机制。

接下来周善贵研究员深入讨论了超重原子核合成的实验进展、超重新元素合成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超重原子核性质及合成机制。从十九世纪后期到现在,核素图上的“成员”日益增多。实验室里,主要利用重离子熔合(热熔合和冷熔合)蒸发反应合成超重核。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的实验室致力于合成超重核,例如德国的GSI、俄罗斯的Dubna、美国的Berkeley和Livermore 国家实验室 、日本的RIKEN、法国的GANIL以及中国兰州的HIRFL。主要思想就是从现有的稳定核大陆通过中子俘获、(轻)重离子核反应等方式得到超重原子核。现有合成方法受到靶材料、合成截面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我们只能合成缺中子核,因此到达理论预言的超重岛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整场报告内容精彩纷呈,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对超重核实验与理论研究有了较为深入完整地认识,启发大家思索怎么样才能早日登上超重岛。最后,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Baidu
sogou